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三明市人民政府库区移民网 >> 移民论坛 >> 理论探讨 >> 正文
 
泰宁县建设小康库区示范村实践的思考
 此文已经被 阅读1648次   发表日期:2010年3月17日

【三明市库区系统调研报告三等奖

 

 

省库区移民开发局提出了在全省库区组织实施“小康库区百村行动”,为今后的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路求经。泰宁县水际、吕家坊两个建制村入选全省“小康库区百村行动”示范村,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在推进示范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移民素质、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有效路子,但离小康库区品牌建设和广大群众的愿望还亟待改进提升。本文试结合泰宁实际,谈谈进一步推进小康库区示范村品牌建设的思路。

一、规划先行,建设靓丽小康村。当前,库区村组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有新居、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十分突出。为此,建设靓丽小康库区村,要坚持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首先,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规划。既要进一步完善泰宁小康库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又要尽快形成特色鲜明的示范村建设规划。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泰宁农村库区产业化的长远发展趋势,充分尊重农村民俗和生活习惯,让移民感到生产、生活方便;又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切实保护好耕地山坡、湖泊河流、林木植被、风景名胜等环境和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其次,要有序抓好新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移民自愿的原则,用好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鼓励移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改造民房,争取在“十一五”末完成移民危旧房改建任务;规划区内新建的民房,要设计美观,格调鲜明,特别要结合泰宁发展旅游经济,设计一些反映泰宁文化底蕴和新徽派特色的民宅,不搞简单的整齐划一、千房一面。三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要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规划、项目规划和小型水库移民扶助规划,加快推进村组道路、饮水、沟渠及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村组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彻底改变农村库区“脏乱差”现象。

  二、产业支撑,建设富裕小康村。建设小康库区村的物质前提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优势产业,小康库区村建设才有产业支撑。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泰宁县已基本形成了烟叶、笋竹、锥栗、雷公藤和渔业等特色产业,并逐渐成为移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一是提高烟叶、粮食等传统产业的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完善基本烟田设施,稳定泰宁烟叶的产量和规模,把烟叶发展成为泰宁移民稳定的增收产业;加快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稻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加快城郊库区村蔬菜、食用菌基地建设,尽快培育成移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二是突破雷公藤、锥栗等特色产业的效益优势。加快雷公藤生物制药、锥栗食品深加工等项目发展,形成产业链,特别要尽快突破雷公藤生物制药,把泰宁雷公藤人工种植规模全国最大、药效成分全国最高,“中国锥栗之乡”等特色优势转化为促进移民增收的效益优势。三是提升水面养殖、木竹加工等资源产业的竞争优势。利用大金湖优良的水面条件,加快建设淡水鱼养殖、银鱼养殖、淡水鱼苗繁育和淡水鱼旅游商品生产等四个全省最大基地,抓好有机食品申报和商标注册,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金湖渔业,带动金湖周边移民稳定增收;管理好、引导好、发挥好泰宁丰富的木材、笋竹等自然资源,着力发展笋竹、木材精深加工,加快推进集体林改革后的各项配套改革,激发林业发展活力,使库区青山成为移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四是扩大旅游产业的带动优势。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景区周边移民投身到泰宁日益火爆的旅游市场,主动参与旅游分工,重点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创办家庭旅馆、农家乐、森林人家、商业网点等实体,积极加入到船工、导游、住宿餐饮服务员等队伍,真正把旅游发展成为带动移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三、培强主体,建设活力小康村。在建设小康库区村的过程中,要把培育高素质移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移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实现增产增收和改变村容村貌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快培育技术移民。要依托实施“培训就业工程”、“阳光工程”等载体,借助金湖旅专、农广校、利民农村人才培训中心等培训阵地,全面开展符合泰宁产业发展需求的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创业技能培训等,使移民劳动力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移民或产业工人。二是鼓励壮大股东移民。认真总结金湖渔业、游船公司实行移民入股经营管理的经验,有序引导移民将自己的承包土地、集体林业经营权、直补资金等转换为股权,组建各类股份制经济组织,加快建设移民创业园,既把移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又可以实现土地、林地的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引导成为“会员”移民。通过建立各类移民合作组织,把千千万万的松散型移民组织起来,提升移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结合各库区村主导产业,大力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外向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起覆盖农业产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做到主导产业都有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移民与市场的关联度;另一方面,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等“内向型”的移民服务体系,提升移民的自我服务能力。

  四、文明进村,建设和谐小康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村的基本内涵,在狠抓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一是树立文明风气。深入开展文明村建设,组织移民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家庭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狠刹封建迷信、赌博、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逐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创造一个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二是共建平安乡村。要加强法律宣传力度,总结并持续开展“平安库区”、“平安村”创建活动,密切关注解决项目实施、山区移民、连带影响人口等影响库区稳定的各种问题。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群众联防联动机制,增强人们的社会安全感,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三是建立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福利、医疗保障体系和困难移民救助体系,探索建立移民保险制度等,重点解决移民就医、就学难题,切实保障低收入移民、失地移民和病残孤寡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五、筑牢堡垒,建设民主小康村。推进农村民主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村的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村的基本内容之一。一是建好班子。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选配好干部,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二是转变职能。引导村级组织从传统管理转变为主动服务,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加强在土地流转、产业调整、兴办企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库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三是健全制度。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移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移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移民当家作主,增强移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泰宁在推进小康库区示范村建设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全局,面向发展,善于挖掘各项优势,力争“十一五”时期在全市甚至全省库区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再立新功。

 

(作者系泰宁县移民开发局局长 吕孙平)

 上一条:加强六基建设  提高履职能力
 下一条:培育库区特色产业  促进移民持续增收
打印此页 】 【 关闭
 
你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网站管理

电话:0598—8221780 传真:0598—8297972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列东街1号明宇大厦12层 邮编:365000
版权所有:三明市人民政府库区移民开发局 备案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