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三明市人民政府库区移民网 >> 移民论坛 >> 经验交流 >> 正文
 
在全市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交流材料
 此文已经被 阅读1952次   发表日期:2008年7月30日
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项目带动
大力推进库区新农村建设
 
三明市移民开发局
(2008年7月23日)
 
  我市是全省库区大市,现有各类水利水电工程539座(含小一、小二型水利水电工程),搬迁移民13万多人,移民人数居全省第一。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点多、面广,遍布全市12个县(市、区)、139个移民乡(镇)、674个移民村(场)。近年来,我局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出台这一契机,结合我市库区实际,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库区经济发展、移民逐年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库区社会稳定,有力推动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移民行路难、饮水难问题
  我市移民安置区多分布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我们立足于解决移民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坚持从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不断加大后期扶持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抓好道路硬化、人饮工程、排水设施、桥梁等项目建设,使库区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1996年-2008年,我市库区累计投入后期扶持资金28048.14万元(含2008年正在实施的项目资金,下同),在移民安置地实施了一大批道路、人畜饮水等项目建设。其中,在交通设施方面,投入11673.74万元,新建或改造公路、村组道路、机耕路、宅前道路等项目651个,修建各类水泥路总长1232公里,改善了315个村(组)的交通条件如尤溪县水口库区尤墩、三连村,沙县沙溪口库区青州、涌溪村,将乐县南口乡松岭村等一批库区村,不仅实现了通村道路硬化,而且通组道路以及移民门前道路也基本得到硬化;在人饮设施方面,投入3491.442万元,兴建饮水工程项目234个,解决了396个移民村(组)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清流库区上坪、江坊等村,泰宁库区池潭村等一批中央直属水库移民村就是依靠库区扶持资金相继解决了本村及所属自然村的饮水问题。通过后期扶持项目的的实施,库区及安置地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二、加大库区特色产业扶持力度,解决移民发展难、创业难问题
  我们本着扶持一个特色产业,带动一批移民致富,形成“一库一品”的产业格局,立足库区资源优势,培育库区特色产业项目,积极扶持和发展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的项目。清流库区扶持移民发展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该县库区围埔村还创新移民资金使用方式,由移民自愿入股成立“清流县围埔移民置业有限公司”,强化资本运作,实现扶持资金保值增值,开辟移民增收新途径;尤溪库区以“移民参股、合作开发”的模式,开发建设库区水产养殖基地,发展库湾养殖产业;泰宁库区移民成立了“大金湖渔业有限公司”,做大养殖产业,连续三年投资收益率达175%;沙县库区扶持竹业产业化项目;三元库区推广朗德鹅、七彩鸡等特种养殖项目,这些现均已初具规模,并收到良好经济效果。库区后期扶持资金重点扶持的清流县嵩口立新苗木村、嵩溪青山花卉村,成为该县打造全省最大的苗木、鲜切花种植基地的重要平台。随着库区产业化、特色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为库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泰宁库区紧紧围绕世界地质公园泰宁金湖旅游品牌做文章,抓住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后期扶持基金扶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地进行旅游设施建设,开发建成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家旅游新村,既改善了移民的生活环境,又解决了移民就业,还增加了移民收入。库区特色产业的崛起,不仅对周边的移民户和非移民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还调动了千家万户移民走开发性生产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富余移民劳动力就业有渠道,创业有门路,致富有希望。
  三、加大家园清洁行动力度,解决村居脏、乱、差问题
  我们针对当前大多数农村库区环境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农村垃圾、污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从改善库区民生、推动库区发展、促进库区和谐的高度,扎实开展“库区家园清洁行动”。2008年,我们在全市62个库区村投入资金793.416万元,实施129个“库区家园清洁行动”项目,其中生活垃圾治理71项142.236万元,污水处理35项365.88万元,道路整治23项285.3万元,切实加强对库区村垃圾、污水治理项目和村内道路整治工作的管理,做到乱堆乱放有人管,大街小巷有人扫,垃圾渣土随时清,确保环境的整洁干净,力争2008年62个库区村全部达到省建设厅制定的《家园清洁行动》标准。我们还不断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在全市库区推广沼气应用,进一步改善农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生活环境,美化庭院和村容村貌。如:永安、将乐、尤溪库区为移民建设沼气池1316口,不仅改善了移民的生活条件,而且对保护森林资源,美化环境,改善库区村卫生状况,增加有机肥料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加大培训就业力度,解决移民增收难、致富难问题
  建设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移民是主体,移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多年来,我们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即后期扶持资金安排一点,有关部门投入一点,库区乡〈村〉贴补一点,移民自己出资一点),逐年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培训经费从2006年的109.354万元增加到2008年272.024万元,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移民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移民,努力提高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一是根据企业需求,实行用工订单、用工挂钩等各种“适销对路”的方式,开展移民实用技能培训,力争培训一个,转移一个,脱贫致富一家;二是充分利用职业技术部门、大中专院校丰富的培训经验和较强的推荐就业能力,开展维修、焊接、建筑、机床等方面的技能培训。2006年以来,我局委托市技工学校举办了车工、钳工、汽车维修、种养等8期培训班,受训人员229人,上岗就业112人,1名学员在三明市首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上获得了三等奖;三是根据移民实际需要和兴趣,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沙县库区通过开展小吃培训,转移库区移民劳动力达1800多人,该县移民仅此一项年可增收5000多万元;四是主动与劳动、农办、科协等有关部门联系,将库区移民培训列入全市劳动力培训计划,扩大移民培训受益面。据统计,2006—2008年,全市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共投入培训资金567.282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371期,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5期9769人次,转移劳动力2265人;实用技能培训班142期5854人次,实现就业1522人;移民干部培训14期392人次。通过培训,移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致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移民收入明显增加。将乐县玉华村三峡移民谭祥忠通过培训,自主创业,年纯收入10多万元,2007年购买了私人轿车,成为该县三峡移民中购买家庭轿车第一人。
  五、加大项目实施管理力度,解决库区安定稳定问题
  项目是发展的基础,项目的实施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发展保稳定,稳定促和谐。多年来,我们从抓项目入手,不断规范项目的前期工作,认真督促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行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结合移民工作实际,在全市库区和移民安置地范围内全面开展“阳光库区”建设工作,项目申报前实行公示,项目审批后进行公开,项目实施中移民全过程参与监督,充分听取移民群众的意见,尊重移民群众的意愿,把关系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优先列入库区后期扶持项目,使项目的实施效果、社会效益、移民利益得到保证。库区和移民安置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遗留问题逐步得到妥善解决,库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维护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地社会的安定稳定,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库区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好2008年度后期扶持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用好、用活库区后期扶持资金,力争做到获批一个、建成一个、受益一方;二是开展“小康库区百村行动”规划实施工作,拟在全市库区选择16个移民建制村作为小康库区示范村,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培训就业、社区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培育和树立各具特色的小康库区示范村,打造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品牌。2008年,全市争取2个以上的库区村列入全省“十佳小康库区村”;三是开展库区“双十”典型(十个移民自主创业模范、十个库区亮点)评选活动,树立移民群众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形象,使库区树有典型,使移民学有榜样,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继续做好库区维稳工作,深入排查、化解库区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库区零上访目标,确保库区社会和谐稳定。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泰宁县大金湖渔业股份开发经营的实践与启示
打印此页 】 【 关闭
 
你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网站管理

电话:0598—8221780 传真:0598—8297972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列东街1号明宇大厦12层 邮编:365000
版权所有:三明市人民政府库区移民开发局 备案证号: